首先,我们目前的高等教育岗位多是正常现象。因为这些年国家发展迅速,人才更替太快,长江后浪推前浪,而职称体系又难以在三五年内完全除旧换新。
美国签证找大鹤的原创文章,将从三个方面展开解释:1. 中国的旧职称体系;2. 发达国家的PI职称体系;3. 中国现阶段混杂的职称体系。
01中国的旧岗位体系:讲师→副教授→教授→特聘教授。
10年前,尤其20年前乃至更早,多数大学教授都是这样晋升的:博士毕业留校成为讲师,进而随着年限、资历的提高,评为副教授、教授。在80年代,硕士毕业也已经是很高的学历了,就能当讲师、副教授乃至教授。当然,不同层次的学校,其岗位没法明确作对比;同时,不同年龄层之间的人作比对,也不太合理。有人说“清华北大的本科生跟普通二本的本科生也是一个概念,都是全日制本科学历”。这肯定是有差别的。“清华的本科和211的博士,哪个厉害?”这个问题很难回答,要看关注哪方面。后者当前水平更高,但前者潜力更大。关于旧式职称(岗位)体系,还涉及博导资格问题。上推20年,我们高校的学术水平跟国外差距非常大,博导资格不是随便哪个高校教授都能有的。所以一般情况是:讲师无招收研究生的资质;副教授,以及部分教授,是硕士生导师;教授中的那部分水平最高的,是博导,这还得是有博士点的学校才行。而那个时候,国外名校归国的博士、博后,直接在国内名校做正教授+博导,也是正常现象。其中的优秀者,甚至可以直接破格成为长江学者。只能说,那时候我们太落后。
大家好!
我是美国签证找大鹤,对了,
千万不要把我读成大鹅或者大鹏,
都不对,
如果错误读我的名字,我是不开心的呦。
我既不是大鹅,也不是大鹏,
而是大鹤,鹤读音为he
这三个字有本质的区别,
鹅根本不能飞的很高,鹏又太凶猛,
还是那句话:
我不是大鹏也不是大鹅!
我是大鹤,这个字读音为he,
鹤立鸡群的鹤!
记住哦!
不是美国签证找大鹏,
也不是美国签证找大鹅,是美国签证找大鹤!
我是美国签证找大鹤,微信号:usadahe
02主流发达国家教职体系:PI(Principal Investigator)制: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AP)→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教授(Full Professor)→讲席教授(Chair Professor)。主流发达国家,比如美国,早在几乎一百年前就已经崛起了,因此早已形成很稳定的教职体系。所以学术界的一般流程是:博士→博士后→助理教授。“助理教授”在中国人听起来不是很高级,但水准其实是非常高的,因此都是博导,有启动经费招博士,雇博后,自己当“老板”,即所谓的Principal Investigator。其学术地位本质上跟副教授、教授、讲席教授无区别,都是独立PI,只不过年轻,资历浅。所以,美国的研究型大学招人规则是:要么就不招,招进来就是博导、独立PI,因为他们认为招进来的人水平都是一流的。不过助理教授不是终身教职,6年后需要评副教授,评不上就得走人,所以工作压力很大;评上了副教授,则晋身终身教职(tenure)序列,是货真价实的铁饭碗,即便不干其它工作,每周只教几小时课,学校也得养着。但实际上,能晋身副教授的人都是很有学术追求的,没人真的会评了tenure便开始养老。所以他们还会继续努力,晋升为教授——一般在45岁以上,这是多数人的职业生涯。而教授中的极其杰出者,会获封为Chair Professor,工资也会比普通教授更高。在美国私立大学,这种Chair Prof一般是冠有某个名人的名字的。比如颜宁在普林斯顿的岗位是 Shirley M. Tilghman Professor of Molecular Biology,是以普林斯顿前校长名字冠名的。Chair Professor其实大致对应于中国的长江学者。
03中国现阶段的混合教职体系:既有旧体系,又有新体系。
如前面所讲,因为过去我们实在是太落后了,所以出现一种现象:我们的教授,水平可能不如发达国家的助理教授。所以存在一个问题:海归的博士后,学校应该给什么职称呢?给讲师,人家不来;给教授,一个30来岁的年轻人当教授,院里50岁的副教授会是什么感受?当然,最终来看,为了吸引海外人才,多数学校在早期还是直接给了海归博士后正教授、副教授的职位,甚至,一些杰出者直接回来做长江学者的例子也不少见。慢慢的,国内高校学术水平高起来了,觉得不能再随便给正教授了,其中的名校如北大清华,从大约5-10年前开始,觉得连副教授也不能随便给了,应该跟美国名校一样,从 tenure-track 助理教授给起。这样一来,海归们一开始心里是不太情愿的,因为去年回国的人可能还当了副教授,而现在回去就只能当助理教授了。没办法,水涨船高,你不去,后面还有大批人在等着。所以这也是一个博弈的市场过程。这也导致,现阶段不同层级的高校之间,其职位几乎无法对等比较,很多时候甚至同一个学校内都没法比,外人看了更是一头雾水。比如,同一个应聘者,去国内10名左右的学校可能是副教授,但去20-30名的普通985还能当教授。同一个应聘者,去北清可能是助理教授,且非终身(tenure-track),跟国外一样,6年后需要评tenure,评不上就走人。去10名的学校,也许直接教授了——校方为了抢人才,可能会承诺直接给tenure(事实证明,这样的诱惑还是能抢到一些人才的)。不过不管是拿了什么职位,在国际学术同行看来,他们的CV(curriculum vitae)所体现出的学术资历都是一样的,即:事业刚刚起步的PI。但是,老一辈的人当年入职时也曾是那代人里最优秀的,没有他们的贡献做基础,学校、国家也发展不到现今状况。加上此外的种种原因,旧的职称体制无法迅速退出。总体来说,目前的国内现状是:旧的“讲师→副教授→教授”体制依然保留,但在逐步退出——顶级学校已经尽量不招讲师了,普通学校还招;同时,新的PI制也在采用,且在扩大,目前主要面向海归博士后,以后应该逐渐会国内外博后一视同仁。而PI制所给的职位,各校也不同。PI制下,不管职位是什么,都是博导,且薪资往往大幅高于旧体制员工,所以可能会出现同一个学校里,新体制下助理教授(博导)的薪水高于旧体制正教授(硕导)的情形。目前采用PI制的学校,对外一般回避年轻PI的职称,不会直接称“助理教授”,而是采用“特聘研究员”的叫法。大概因为“助理教授”这个称呼在外人听来比较low吧。因此助理教授与讲师并不是对等的:理论上讲,前者一般手握大额经费,是独立的PI(俗称老板),具有带博士、博后的资格,自己全权主导研究方向;后者一般不具备独立招生资格(但过几年大多会升为硕导),目前在国内的形式多是挂靠在大老板手下做小老板。另外,再补充一下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的概念。一般存在于中科院系统,原则上,跟高校旧人事体制的对应关系是:研究员=教授,副研究员=副教授,助理研究员=讲师。这个对应关系目前依然大致成立。总之,岗位不对等的现象其实在各国都有,而且国与国之间也不好精确对应。所以学术同行看一个人是什么资历,还是要直接看CV。包括哪年博士毕业(学术生涯开始),哪年做的博后(流动性职位),哪年拿到的固定职位(是自己当PI还是受PI领导),哪年拿到的永久职位。通过这些,一般就大致判定了。
2017/3/2 | Tags: | 美国留学相关话题 | 查看评论(0)
第1页 第2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第30页 第31页 第32页 第33页 第34页 第35页 第36页 第37页 第38页 第39页 第40页 第41页 第42页 第43页 第44页 第45页 第46页 第47页 第48页 第49页